儲存中的耐火澆注料可能吸收水分而先行部分水化,造成施工中水化不足,結合強度下降,故澆注料必須儲存在干燥的地方。高強澆注料的使用期限通常為6個月,耐堿澆注料為12個月,如發現澆注料出現了結塊,應予廢棄,不再正常使用。可降級使用,或適當修改配比使用,或將骨料保存,將粉料廢棄。
耐火澆注料的適宜范圍及一般要求
作為無定形的耐火材料,耐火澆注料經常使用在形狀和表面復雜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不宜用于耐火磚進行砌筑,且很難保證工作狀態下的穩定。
澆注料是借助于固定在鋼殼體上的扒釘與殼體結合在一起的,水泥行業中,常用的耐熱鋼扒釘有V型和Y型兩種,常用的材料有1Cr18Ni19Ti和Cr25Ni20等。
一般部位,鋼扒釘可使用材質為1Cr18Ni19Ti的鋼筋制造,在材質的選擇上,除考慮材料的高溫強度外,也應考慮材料由于高溫條件下的氧化銹蝕而帶來的破壞性膨脹。部分低溫部位雖然普通鋼筋可滿足工作溫度的強度要求,但氧化腐蝕的氧化皮卻有可能產生巨大的膨脹應力,把耐火澆注料脹壞。特別是高溫區,如噴煤管和窯口部位,應采用高溫強度較高的Cr25Ni20牌號耐熱鋼制作扒釘。
為避免澆注料因凝固過程中的收縮和加熱過程中的膨脹而造成澆注料的損壞,對于大面積的澆注料,砌筑應按劃分一定長寬的小區依次進行(每個小區的面積應在1.5m2以內),這些小區彼此間應用施工縫分隔開,并在其中填塞耐火纖維,形成事實上的膨脹縫和開裂控制縫。膨脹縫和開裂控制縫應避開重要或薄弱的部位,或主要受力部位。
每個小區的耐火澆注料要一次澆注完畢,兩次澆注則很難保證兩層澆注料之間的結合強度。
襯里的表面要力求光滑平整,不平整的表面造成不希望的積料并進而引起列大塊和堵塞。對易于發生堵塞的錐體部分,應特別注意。砌筑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支撐要牢靠,表面光潔。鋼模板應涂敷脫模劑,木模板應涂防水漆,或直接鋪敷據以稀薄膜。
耐火澆注料的施工
1、耐火澆注料的攪拌
攪拌機和其他設備在使用前必須清掃,其他種類的雜物都可能對澆注料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拌和水必須是清潔的。在常溫條件下,為減少水分過分的蒸發和過高的溫升,在拌和過程中,必須避免過度的通風、加熱和陽光的直射。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應注意適當加溫,防止物料溫度過低。混凝土的拌和必須采用強制式拌和機,以降低拌和水分和提高拌和質量。不允許通過加水來改善已部分凝結的拌合物的可澆注性,這將是澆注料喪失大部分強度指標。
為保證攪拌均勻和盡量降低拌和水分,以保證澆注料有較高的強度和狀態的均勻,澆注料必須在干燥的狀態下拌和1min,加入50%的水繼續攪拌1min,然后根據需要,將剩余的水徐徐加入,以尋求在所要求的加水量80%~100%之間的適宜值。拌和時間要按廠家的要求,加水后拌和時間大約為5min。應盡可能降低加水量,超量的拌和水將導致泌水和料漿和骨料的離析,造成料漿損失,使砌體強度大幅度下降。每次拌和澆注料量應為最小包裝批次的整倍數,也就是100~300kg。
加水量的適宜程度,可用下述方法來進行校驗。加水攪拌后,大約4min就可以達到一定的粘稠度,此時可以一手捏成一個混凝土球,當用手指合攏擠壓5~6次后再張開手心,它便失去形狀并慢慢在手心中攤開,加水量一起不會從張開的指間流淌為宜。
將拌和好的澆注料倒入模板中,有底部開始不停的振動,直至所有的空氣被排出,澆注料均勻成一體。但上述作業不可過度,以至于出現表面泌水和料漿離析。過長時間的振搗,還會造成耐火鋼纖維在澆注料中有序排列(影視亂雜無章的),從而造成耐火纖維在澆注料中應發揮的抗剝落能力下降。
被膨脹縫分割的小區內的澆注料必須一次連續澆注完成。應不停加入澆注料并振動直至模板全部充滿,澆注工作在劃定的小區內沒有完成之前不得停頓,必須在小區內的澆注料任何部分開始凝結前,完成澆注和振搗作業。
盡量不分層澆注。如不得部分層澆注,第二層的澆注必須在第一層澆注料凝結前完成。在已凝固的澆注料上涂抹澆注料,毫無意義,在低溫階段就會脫落。
在振動過程中,澆注料表面將趨于水平,如需特殊形狀,可將振動器按所需加工的表面平行推移,按要求的方向推動物料。
2、澆注料的硬化和養護
在澆注料開始凝結之后,常溫條件下,硬化時間必須不少于24小時,在某種程度上,延長硬化時間至48小時或更長時間有利于增進混凝土的強度。對于少水泥澆注料,其凝結時間往往更長一些。對于使用高強度澆注料的部位,如噴煤管,窯口等,應適當延長養護和脫模時間。
在硬化之前,應防止水分蒸發,可以采用諸如在襯料表面覆蓋一層薄塑料或食草墊,也可用敷設泥水的方法進行養護。在此期間,由于混凝土強度較低,應防止過大的機械作用力造成混凝土的破壞。
在硬化之后應讓澆注料在15~30℃的環境溫度下干燥一段時間(24~48h),溫度越低,硬化時間越長。如氣溫低于10℃,應考慮加溫措施改善養護條件。
對于水玻璃和磷酸鹽澆注料,應在干燥環境里養護,利用水玻璃的脫水增長強度,不要澆水養護。
脫模時間應恰當選擇:
不承重的模板,應在澆注料強度不致引起冷覺脫落時脫模。
承重的澆注料,應在強度達到70%是在考慮脫模。
強度較高的芯模,應在不致于造成混凝土破壞時及時脫模,以免澆注料強度過高造成脫模困難。
3、預熱器和分解爐系統的烘干與加熱
經硬化或干燥的澆注料仍有殘余的物理和化合水,再升溫至300℃將氣化和脫水,水分將全部排出,由于澆注料結構致密,所以升溫速度必須緩慢,以免由于溫度的迅速升高和水分的過快蒸發所產生的應力造成澆注料的破壞。
窯系統的烘干升溫制度有時不能滿足預熱器和分解爐的烘干要求(篦冷機、窯頭罩和三次風管滿足窯系統的烘干升溫制度,不再單獨列出),因此,下面提到的窯系統的烘烤升溫制度要結合這一節的要求進行。如窯系統升溫到600℃時(以窯尾廢氣溫度為準),一級預熱器沒有達到烘干要求,應延長窯系統600℃是的保溫時間。
最后一批耐火澆注料在25℃左右的溫度下,養護時間不少于24h(對于低水泥澆注料,養護時間應酌情延長至48h),澆注料在獲得一定的強度后,拆除模板和支架,在經過24h干燥后可進行烘烤作業。如果養護溫度過低,養護時間還需延長。
以窯尾廢氣溫度為準,以15℃/h的升溫速率,直至達到200℃,保溫12h。
以25℃/h升溫速率升至400℃,保溫不少于6h。
升溫至600℃,保溫不少于6h。以下兩個條件是分解爐和預熱器系統烘烤完成的充要條件:
旋風預熱器澆注孔的耐火澆注料貼近硅蓋板一面的溫度達到100℃時,在延續烘干時間不少于24h。
在一級旋風預熱器人孔門處,用干凈的玻璃片接觸煙氣,已經觀察不到水氣在玻璃上的結漏現象,在保溫6h。
4、澆注料的維修
耐火材料應在烘窯和第一次停窯后進行檢查,這個檢查可以被認為是襯料在經歷第一次高溫灼燒之后的第一次檢查,應全面而細致,修補的部位應嚴格按照質量要求進行。除此之外,襯料應定期檢查,對于一些關鍵部位應縮短檢查周期。當確認襯料已脫落時,應立即修補直至更換,以免保溫層和胴體暴露在高溫下。若發現鋼扒釘已漏出來或襯料已磨損至原始長度的65%,應立即維修襯料。修補襯料時通常要鑲入新的扒釘,并適當加大扒釘的密度(10%),同時在新舊襯料間留出膨脹縫。
在平面上,扒釘是按照兩個邊長大約為500mm的正方形系統分布的,其中任意一個處于正方形腳上的扒釘,同時又位于另一個正方形的中心,兩個系統的扒釘擴展面相互垂直。對于不同形狀的表面,也要按照平面上扒釘的分布去考慮,但應同時考慮襯料設計和該處襯料在生產過程中所售的負荷,這或許將造成扒釘的排列方向與平面有所不同及扒釘間距的縮短。除非在最終襯料涂上有特殊說明,否則扒釘都是與殼體焊接。
扒釘尺寸必須適宜,扒釘頭部應有一定的開度,以保證足夠的抗剝落影響區域,扒釘應保持一定的高度,高度不足,表面的澆注料得不到有效保護而先行脫落。扒釘過高,造成早期燒損和磨蝕,從而過早地失去對耐火材料的強化功能。應在扒釘頭部有25~30mm后的保護層。
澆注之前,所有扒釘上應有涂瀝青漆或纏繞塑料薄膜,這些材料燒損后出現的自由空間可確保受熱膨脹的扒釘不會對澆注料造成破壞。
5、澆注區的劃分和控制縫的留設
1)耐火澆注料的收縮和膨脹
耐火澆注料在第一次加熱過程中,在50℃~200℃時脫水和900℃~1000℃燒結時會出現兩次體積收縮。在其他溫度范圍內,加熱將使澆注料膨脹。經過第一次加熱后,澆注料一般不再收縮。
為防止體積變化產生的應力對澆注料造成破壞,襯料必須劃成對角線尺寸不大于1.5m的小區,分區澆注并在每個澆注區的分界線處留出膨脹和收縮的縫隙。
2)膨脹縫的影響范圍
縫隙的大小應保證各個小區內的澆注料自由膨脹,位置合適的膨脹縫同時也可以成為控制縫。在高溫區段(>600℃)應根據膨脹縫的間距,將膨脹縫的寬度控制在3~4mm。膨脹縫和控制縫設置在距離凸角200mm上下的平面上,而不呢館設置在凸角和尖錐中。膨脹縫和控制縫兩側的澆注料開裂趨勢較大,可適當加大扒釘密度。
3)膨脹縫的寬度控制
膨脹縫的寬度與工作溫度和控制的線長度有關。溫度較高,控制的長度較長,膨脹縫可適當加寬。在溫度相對低的區域(<400℃),設備外殼可直接使用澆注料,不許隔熱保溫層。在這樣的條件下,每隔1.5m插入2mm厚的紙板或塑料膜,就可滿足膨脹空間的要求。
膨脹縫位置的優選
在確定膨脹位置時,應一并考慮振搗工藝的合理安排,縫隙一側澆注料的振搗不應影響已澆注振搗完畢并開始初步硬化的澆注料。膨脹縫的位置避開受力部位,爐體骨架和內襯的孔洞。在具有復雜形狀的區域,如邊角,凸起等,應設置與其表面相適應的膨脹縫于凸起角和曲率半徑小的曲面處,當兩個澆注面相交成凹角時,應在凹角處設一┖型膨脹縫。
襯料圖應顯示出主要部位的膨脹縫的位置和尺寸,若澆注料的工作溫度超過1200℃,就要設置寬度超過3mm的膨脹縫,并在其中塞入纖維氈。
4)控制縫的設置
澆注料由于收縮會造成開裂,都需要在凸角部位約200mm處設置控制縫,這樣就可以讓收縮開裂縫發生在預定的,比較安全的部位。控制縫的設置,可在預定的縫隙部位塞入紙、石蠟或薄木板等,在高溫條件下可燃或流失的材料進行澆注,這些可燃物灼燒或流失后,就留下控制縫。
控制縫必須設置在相鄰的扒釘中間,距兩側的扒釘大致相等。在連續曲面,圓錐表面和管子上設置,應在不能控制收縮風險的平面及曲面上設置。應避免在不能設膨脹縫的區域設置,如在小澆注面和凸角處設置膨脹縫。
水泥窯各部位用耐火澆注料各不相同,但施工方式基本相同。更多耐火姣輝足療種類及用途何在公司官網查看:http://www.huaishu.org/
水泥窯各部位用耐火澆注料各不相同,但施工方式基本相同。更多耐火姣輝足療種類及用途何在公司官網查看:http://www.huaishu.org/